第1674章 知人易,知己难-《三国小霸王》
第(3/3)页
“胡人?”
孙策点点头,转头看向窗外。虽然那场大雪已经过去半个多月,两岸的河岸上还有些残雪未化,今年的天气比往年要冷得多,他心中的担忧也越来越重。史书上说这是一个小冰河期,他也曾经用这个理由来劝刘辟、龚都等人南下屯田,但直到此刻,他才真正领略到气候变化对历史的影响,看起来只是一场雪灾,但背后却是影响历史的关键因素。
幽州乱了,草原上的匈奴人、乌桓人、鲜卑人会在严寒的逼迫下南下,如果此时攻击关中,天子无奈之下会主动迁大量羌人入关中。等他打败袁谭,他面对的就是乌桓人、鲜卑人。他打败天子,就要面对羌人。这些羌胡穷得只剩下一条命,光脚不怕穿鞋的,打仗没什么成本,为了活命,他们可以像野兽一样残忍,对付这样的对手,即使是他,在夯实基础之前也没有必胜的把握,仓促一战只会两败俱伤,一旦受挫,这些草原民族就会如蝗虫过境,不断南下,五胡乱华的悲剧说不定会提前上演。
在冷兵器时代,游牧民族有着天然的优势,要想对付这些人,仅仅有一些技术优势是不够的,这个优势必须大到足以克制骑兵才行。骑兵真正衰落是热火器时代,不是那种黑火药,而是真正的火器。黑火药在宋代就应用于军事领域,但骑兵真正的衰落却是十九世纪,拥有黑火药却缺少战马的宋人被草原民族虐得体无完肤,直到两度亡国。
比武器更重要的是思想,如果不能清除儒家思想中的保守因素,就算他现在造出了热兵器也只是一时痛快,将来还会重蹈覆辙。他的变革刚刚开了个头,看起来还算不错,如果现在开战,这一切势必会受到影响,甚至会让法家思想重新冒头。这同样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。战争是最适合法家思想滋长的土壤,而法家比儒家更残暴,基因里就有自我毁灭的本能。郭嘉急于求战建功未尝不是从小浸淫法家学说带来的思维惯性,只是他自己不清楚罢了。
“我需要时间夯实基础,天子并不是我们唯一的对手,甚至不是最值得重视的那一个。”孙策收回目光,淡淡地说道:“与其担心那万一的意外,不如抓紧时间强大自己。如果一定要战,那也要把战场放在草原上。既然天子想征讨凉州,我何乐而不为?我们有这精力,不如去争辽东。只要能拿下幽州,就算天子平定了凉州又能奈我何?”
见孙策决心已定,郭嘉虽然惋惜,却还是点了点头。“就依将军之意。”
——
三天后,孙策到达太湖,进驻大雷山大营。
张纮、虞翻也先后赶到,孙策召集他们议事,探讨了当前的形势。
张纮明确表态支持孙策的决定,即使天子有可能平定凉州,现在也不宜与天子开战。以目前的发展势头,休养生息几年绝对有好处。且天子既封了孙策为藩,名分已定,再发兵讨伐就是失义在先,孙策反击也就名正言顺了。且攻守势异,对人心影响也大不相同。让百姓主动攻击天子,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愿意,但若是天子主动发兵来攻,绝大多数人都会奋起反击。
虞翻也赞同此说。与其冒着大不韪主动攻击天子,不如发兵幽州,哪怕先控制辽东也是好的。公孙瓒、刘和都死了,张则、刘备与袁谭对峙,这时候谁也不敢得罪孙策,正是取辽东的好机会。控制了辽东,战马资源的紧张就可以大大缓解,就算天子来攻也可以一战。
两位长史赞同,郭嘉再无异议。战略方向就此确定,孙策安排张纮与赵温谈判,尽快敲定具体细节。
张纮欣然从命。他和赵温有点交情,之前相处得也算愉快,在孙策确定了底线,明确了态度的情况下,最适合与赵温谈判的人非他莫属。此外,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让这件事变得合情合理,使朝廷不至于因礼制上的约束而受挫也是一门学问,需要相当高深的礼学修养,他在这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。
孙策随即问起了张纮考察的结果。张纮大略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行程,最后提出建议:立都秣陵。他用大半个月时间察看了附近几个适合建都的地点,包括阳羡、吴县在内,综合考虑了多方向的因素,认为秣陵最合适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