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耶律义先却不知郭太监的顾虑,他见王延龄转移话题,还要威逼潘太后,连忙打断道: “王丞相,您还没有给本使答复。” 他当然不愿意只当王延龄威逼潘太后的工具,也不想潘太后轻易认输,让大宋结束内乱。 王延龄脸上怒色一闪,忍了忍方道: “宋辽既是兄弟之邦,筹借钱粮之事自然好说。” “只是我大宋今日不便,还请两位使者先去驿馆歇息几日,到时本相自会遣重臣与使者商议。” 辽使摆手道: “王丞相不必客气,我大辽一向遵礼重义,如今宋皇有难,我等怎能视而不见?” “我耶律义先作为大辽皇族,理应在场,防止有人谋害宋皇……若大宋臣子不遵礼仪,想要挟持伤害宋皇,我大辽也有义务拨乱反正。” 听到这话,王延龄差点气得骂娘,你辽国一蛮夷之国哪里来的脸自称礼仪之邦?还想管大宋国事。 不过王延龄也明白,耶律义先只想借机给大宋乱上添乱,诈取好处罢了。 想到这里,他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,看了刘太后一眼,眼神微动道: “贵使,本相可先筹措七十万贯粮草借予辽国,至于其他可以后再议如何?” 耶律义先闻言,顿时眼睛一亮,有了七十万贯,就能诈出更多,于是叉手道: “那就多谢王丞相了,本使认为太皇太后作为长者,理应听政监国。” “若我家陛下认可,自会送来国书予以支持,若有大宋需要,我大辽还可出兵相助。” 他正说着,寇准已经看不下去了,怒斥道: “耶律义先,你一介外臣,竟敢插手我大宋内事,此求死之举!” 刘太后却眼睛大亮,摆手止住寇准道: “出兵就不必了,我大宋的内事自会自行解决,哀家可做主借给辽国一百万贯钱粮,不过辽帝要明白何为国礼。” 对她来说,一百万钱粮不过是皇家一次出游或祭典的费用,但大辽国书的支持就太有舆论价值了。 读书人虽视辽国为蛮夷,但因为辽国强大的原因,又总让他们对辽国的夸赞乐于称道,颇有感化蛮夷的自豪心情。 有了辽帝的这封国书,更能证明由自己听政是众望所归,天命所钟。 听到刘太后的答复,耶律义先顿生豪气,觉得自己这次会立个惊天大功,于是他又连忙看向潘太后,犹豫道: “不过潘娘娘似乎也应该监国,这让本使有些为难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