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杨七一字一句的揭穿了王延龄的面具。 王延龄却一点儿慌张也没有,他依旧一脸淡然的道:“草民自幼苦读,又出外游学多年,为的就是一展所学,一展抱负。 然,草民欲参加科举的时候。 陛下强势崛起,代宋而立燕。 却又没有复立科举,反而建立了四所大学堂,供朝廷取士。 草民报国无门。 如今,陛下重开科举。 可是以草民对陛下的了解,陛下对儒家的毒瘤,厌恶之深,偏偏又开科举,取儒生。 草民有些看不透。 所以草民想通过此举,看一看陛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。 是不是一个值得报效的人。” 杨七仰着头,冷冷的问道:“如今你看到了,说说,朕是一个怎样的人?” “蜂准、长目、挚鸟膺、豺声,少恩而虎狼心,居约易出人下,得志亦轻食人。” 王延龄侃侃而谈。 杨七眉头一挑,冷笑道:“朕没记错的话,这句话是当年秦国国尉尉僚评价秦始皇的话。你是想告诉朕是堪比嬴政的暴君,还是想告诉朕,你是堪比尉僚的名士?” 王延龄长身一礼,“陛下之功,堪比始皇帝。草民之才,不输尉僚。” 杨七缓缓起身,直愣愣的瞪着他,“朕该说你自大,还是说你自傲。” 王延龄直起身,不卑不亢的看着杨七的眼睛。 半晌之后。 杨七幽幽地道:“你想让朕用你,可是你的手段却触犯了燕国律法。你说,朕该如何对你?” “草民愿意戴罪立功。” “你能给朕什么?” “草民能帮陛下治理汉城大学堂。十年之后,汉城就只是燕国的汉城。” “朕给你这个机会。” 杨七吩咐彭湃道:“将他押下去,送往汉城。让他从最小的教授做起。十年之后,朕要看看他如何给朕一个燕国的汉城。” “臣王延龄,谢主隆恩!” 两个人的对话,彭湃听的莫名其妙,不明白那一句燕国的汉城是什么意思。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执行杨七的命令。 当即,他押着王延龄出了御书房。 当御书房只剩下了杨七一个人的时候。 杨七唏嘘道:“王延龄不愧为王延龄,居然能够看到燕国的短板。” 杨七之所以会这么说,那是因为就在他刚才听到王延龄自比尉僚的时候,想起了王延龄此人。 毕竟,作为一个穿越者。 宋史上数得着的名臣,不是被他弄到手下,就是被他弄死了。 突然冒出来了王延龄这么一个很有才的人,让杨七有些不适应。 他搜刮了脑海里的所有记忆以后,才翻出了王延龄此人的身份。 说起来,此人跟杨家,也算是有一段渊源。 此人在正史上,并没有记载,一直被人认为是一个虚构的人物。 但是在《杨家将》演义里,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人物。 一代名相,龙图阁大学士包拯的恩师。 这两重身份,足以说明。 而杨七本身的存在,就证明了这是一个演义的世界。 那么王延龄的存在,自然说得通。 也正是因为知道了王延龄的身份,杨七才重拿轻放的绕过了他,让他去汉城大学堂任职。 王延龄通过短短几句话,也向杨七证明了他的才能。 邕州以西,至汉城,以前皆是南国的土地。 此地少数民族居多。 苏易简在治理此地的时候,多扶持汉族、俚族、僚族三族人。 这也导致了这三族人势大,频频欺压其他人数少的少数民族。 因此,从南国建立,到如今,此地的民族矛盾频频爆发。 因为民族关系问题,频频伤人的事情,经常发生。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杨七的一个心病。 杨七原本打算等到儒家的事情处理完了,再处理这事。 没料到王延龄提前跳了出来,接下此事。 这确实是一个意外之喜。 而王延龄也以他独特的方式,以及演义里的名声,成功的走进了杨七的眼中。 从科考的试卷里,挖掘出了一个王延龄,杨七心情很不错。 所以在举行殿试的时候。 杨七特地吩咐御膳房,给今科的举子们,准备了一些好的吃食。 第(2/3)页